您的位置:首页 > 滚动 > 正文

扎根新疆戈壁荒滩15载 培养一批又一批科技人才

周义朋黝黑的皮肤,质朴的外表,话语不多,但在我国砂岩铀矿地浸行业,却是个小有名气的“腕儿”。为了国家核能事业,他扎根新疆戈壁荒滩15载,在野外五度春节,两次遭遇生命危险,突破一道道科技难关,为我国铀矿地浸事业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。由他主持设计并在新疆建成的微生物地浸采铀工艺系统,是我国目前唯一一个实现工业化应用的微生物地浸采铀系统。他曾获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、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、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等荣誉。

提到新疆戈壁滩,没有不知道死亡之海“罗布泊”的。离家万里的周义朋却扎根在与罗布泊一山之隔的戈壁荒滩默默耕耘,只因那地下的战略资源——被誉为“军工基石,核能粮仓”的铀矿。

为了研发绿色高效铀矿采冶技术,周义朋像候鸟一样“逐矿床而居”。在戈壁滩,住“地窝子”和铁皮寝车,没有淡水,夏季地表温度高达80多度,春秋两季沙尘暴肆虐;乌孙山下,他经历过几十年不遇的暴风雪和零下30多度的严寒。为了保证试验全天候连续进行,周义朋每年要在野外工作9个月以上,最长连续工作11个多月没回家。

除了身体上的劳累,周义朋还要承担着巨大的精神压力。一次凌晨3点多,试验现场突然停电,周义朋和电工在零下20多度的雪地里巡线排查故障,半个小时内系统得以恢复,而他在巡线途中掉进井坑把小腿磕伤。十几年来,为了保证一个个试验顺利进行,他始终是在这样的精神紧绷中度过的。

在野外现场,经常见到的周义朋是裹着件满是泥土的迷彩工作服,扛着铁锹,拖着管子,背着工具包……像极了工地上的农民工。就是这样一位“科研民工”,凭借着满腔热情,和团队成功解决了高矿化度铀矿地浸世界性难题,盘活了一座被认为“呆矿”的铀矿山。

十几年来,只要现场工作不停,周义朋就全年无休。但尽管再忙,对学生总能挤出时间。在野外项目基地,他把课堂搬进矿山现场,除了手把手向学生传授理论和实践知识,还开展专题讲座和系列技术培训100多场次。

“铁打的营盘,流水的兵”,一届又一届在他身边成长起来的青年学子仿佛“流水的兵”,而他就是那“铁打的营盘”。毕业多年的学生电话联系时,第一句总是“周老师,您还在新疆吗”,答复也总是“是的,还在”。

周义朋把课堂搬进矿山一线,培养了一大批本科生、研究生和企业技术人才。如今,很多毕业生已经成为核能领域的技术骨干。